[商水]國家級媒體齊聚商水聚焦學生資助工作
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馬治衛 通訊員王威
9月2日上午,由新華社、光明日報、人民網、央廣網、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大河報、大河網、鳳凰網等中央和省級主要媒體記者組成的教育部“教育這十年”“1+1”學生資助工作主題系列發布活動采訪團走進商水縣,以實地參觀、召開發布會、采訪等形式,聚焦商水縣十年來學生資助工作的舉措和成效。河南省學生資助中心副主任戴曉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薛燕,縣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梁露及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活動。
采訪團一行先后來到商水縣學生資助中心、商水一高、商水二高等地,深入考察十年來商水縣學生資助工作思路、舉措、經驗和成效。采訪團在縣學生資助中心觀看了題為《盡心盡力做資助 助教哲學惠民生》的資助工作視頻。主辦方在商水二高禮堂舉行了“教育這十年”“1+1”學生資助工作主題采訪活動商水發布會。
薛燕在發布會上致辭時指出,商水是農業大縣、人口大縣,也是教育大縣。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投入,大力營造“政以興教為本、民以重教為榮、師以從教為樂”的尊師重教良好氛圍,教育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特別是近十年以來,商水縣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改建中小學236所、幼兒園56所,教育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教師隊伍全面提升,高分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國家檢查驗收、榮獲國家群眾體育工作先進縣、河南省教育宣傳工作十佳縣、周口市教育教學質量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薛燕表示,商水縣始終把教育資助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十年來,商水縣充分整合利用各種資源,規范工作流程,不斷完善幫困助學制度,加大資助工作力度,提高資助工作水平,切實解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困難,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十年來,商水縣資助家庭困難學生人數和發放金額連續8年位居全省第一,連續7年榮獲“河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考核優秀單位”,其先進做法多次在全省專題會上交流發言,多次被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國家省市媒體宣傳報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稱贊。
梁露在發布會上,重點介紹了商水縣學生資助成效的經驗做法和資助成效。她同時表示商水縣將繼續秉承“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的工作目標,遵循“服務學校,服務學生,服務家長”的工作理念,扎扎實實地開展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和大學階段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工作;致力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真正實現“資助一個學生,脫貧一個家庭”,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每一個需要的家庭,助力學子實現人生夢想、奉獻社會、報效祖國。
發布會由周紫衣主持。發布會后,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分別采訪了受助在校生代表、受助畢業生代表、受助學生家長代表等。
